第五百八十七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清末枭雄》


    第(2/3)页

    同时由于吨位有限,又装备了大厚度的装甲以及舰炮,造成该舰的重心过高,为了降低重心,不得不采取了低干舷。

    这种低干舷遇上浪大的时候,海水很轻易就会涌上来,遇上暴风雨的话,估计跑着跑着就沉掉了。

    低干舷设计,乃是1866年后各国海军通用做法,英国、法国以及帝国海军,新设计的主力铁甲舰或者近海铁甲舰清一色的低干舷,蚩尤级一等铁甲舰就是其中的典型。

    各国海军不是不知道低干舷的风险,但是面对越来越厚的装甲,为了砸开这些乌龟壳,各国主力舰的主炮都是直接奔着九英寸、十英寸走,而且都喜欢装备多门的主炮,如此沉重的火炮就必然会造成重心不稳。

    可以说,低干舷设计,乃是各国海军权衡利弊后作出的共同选择,适航性不好总比让敌人击沉来的好。

    帝国海军因为经费有限,选择了继续建造近海铁甲舰,用以加强战略防守能力。

    同时,装甲巡洋舰的出现,其中固然有了战略上的选择,但是同样也是有着海军经费不足的原因。

    一艘装甲巡洋舰不管怎么说,都比一等铁甲舰便宜,而且这种装甲巡洋舰的防护和火力也是可以直接上战列线参与舰队决战的,同时装甲巡洋舰又可以出远洋猎杀敌军的运输舰队。

    如此同一款战舰,就能够执行两种以上战略行任务,不仅仅具有更大的战术选择弹性,同时其使用成本就具备了相当大的性价比。

    镇广级以及后续的近海炮舰的继续大规模建造,同样是帝国海菊军费不足的一个体现。

    毕竟要是帝国海军经费充足的话,那里还会要这些廉价货啊,直接造个几十艘巡洋舰或者两三千吨的铁甲舰不就完了,何至于让镇广级这种小身板的近海炮舰充当日常巡弋任务啊。

    帝国海军目前的战略说起来复杂也复杂,但是要说简单也简单。那就是建造并保持一支大约六艘的一等铁甲舰舰队,然后则是建造并保持大约相同数量的二等铁甲舰\一等巡洋舰,上述由一等铁甲舰和二等铁甲舰\一等巡洋舰组成的主力舰队,就是帝国海军的镇国支柱,用以威慑潜在的敌人,必要时候和敌舰队进行决战!

    在这个前提下。其他的军舰则是能省就省,并且是倾向于一些使用成本比较廉价的军舰,因为其他的军舰,包括包括那些防护巡洋舰或者无防护巡洋舰、近海炮舰等军舰,都是使用比较频繁的,因此这全寿命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同时对次一等军舰的数量要求比较多,所以造价也是需要保持低廉,尽可能的形成量产,并使用成熟技术。

    1867年的年底几个月。林哲是把相当多一部分时间都是放在了海军发展上,尽管他不会亲自插手海军的发展,但是却是一直都关注着海军的发展,以确保海军的发展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

    而等到了1868年一月份的时候,海军那边终于是结束了长达一年多关于二等铁甲舰的各种争论,并最终确定了设计方案,那就是选用胡立才的一等巡洋舰方案。

    其实海军之所以在一月份确定了二等铁甲舰以及一等巡洋舰之间的争论,并作出了最后选型。是因为上海造船厂的主厂四号船坞已经扩建完毕。

    帝国的造船厂虽然不少,但是可以建造大吨位船只的船台却是不多。目前可以承建五千吨以上的船台只有十二座,万吨船台更是只有三座。

    为了解决大吨位船台不足的问题,海军是积极鼓励各大造船对基础设施进行扩建,甚至会给予一定的补贴,现在正在新建的有广州造船的两万吨船坞、上海造船厂宝山分厂第二座一万五千吨船坞。

    并且各大造船厂也是正在对现有的一些大型船台进行扩建,以容纳更大吨位的船只。比如上海造船厂的原来两座五千吨的船坞就已经是陆续该级,1866年的时候为了承建后羿号二等铁甲舰,该厂的三号船坞进行了扩建,不过扩建规模不大而已。

    等到了去年,上海造船厂的四号船坞空出来后。没有继续上马新船的建造,而是投入了资金进行升级改造,预计把原设计的五千吨扩大到八千吨,如果不是一些硬件设置限制,估计都能直接扩建到一万吨了。

    这座船坞经过半年的升级施工后,已经正式完工,并可以重新建造军舰。
    第(2/3)页